首页 / 新加坡VPS推荐 / 正文
Linux 服务器性能查看全攻略

Time:2025年02月22日 Read:8 评论:42 作者:y21dr45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Linux 服务器作为众多企业和互联网应用的坚实后盾,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着业务的流畅运行,无论是网站的快速响应、数据库的高效处理,还是各类企业级应用的稳定运作,都离不开对服务器性能的精准把控,而深入了解并掌握在 Linux 服务器上查看系统性能的方法,就如同为服务器的运维开启了一扇洞察之门,让我们能时刻洞悉其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优化调整,确保业务在高效稳定的轨道上前行。

Linux 服务器性能查看全攻略

一、CPU 性能查看

1、top 命令

基本信息展示:当我们在 Linux 服务器终端输入“top”命令并回车后,一个动态的系统性能监控界面便会呈现眼前,在界面的顶端,会清晰地显示系统的正常运行时间、登录用户数量以及负载平均值(load average),负载平均值是衡量 CPU 工作负载的关键指标,通常分为 1 分钟、5 分钟和 15 分钟三个时间尺度,若 1 分钟负载平均值为 2,意味着在过去 1 分钟内,系统平均有 2 个任务在等待 CPU 处理,这有助于我们快速判断系统是否处于高负载状态。

进程信息解读:接着往下看,每一行代表一个正在运行的进程,重点关注其中的 %CPU 列,它直观地反映了每个进程占用 CPU 资源的百分比,通过按“P”键,可以按照 CPU 使用率从高到低对进程进行排序,这样便能迅速定位到那些 CPU 资源消耗大户,若某个进程的 %CPU 值长期居高不下,可能需要进一步排查该进程是否存在异常或优化其算法以降低 CPU 占用。

实时监控优势:“top”命令的强大之处在于其实时性,它会持续更新数据,让我们能动态跟踪系统性能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运维人员可以通过观察一段时间内负载平均值和各进程 CPU 使用率的波动,分析系统在不同时段的工作负荷特征,以便合理安排任务调度和资源分配。

2、mpstat 命令

深入 CPU 使用率分析:与“top”命令侧重于整体 CPU 使用情况不同,“mpstat”命令能够提供更为详细的 CPU 利用率信息,执行“mpstat -P ALL”命令后,会得到每个 CPU 核心的使用率数据,包括用户态(us)、系统态(sy)、空闲态(id)等不同状态下的时间占比,这对于多核服务器的性能分析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是否存在个别 CPU 核心过度繁忙而其他核心相对空闲的情况,从而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如调整进程绑定的核心或检查是否存在硬件故障导致部分核心性能受限。

历史数据统计:“mpstat”还能结合参数“-o”将统计结果输出到文件中,方便后续进行数据分析和对比,我们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收集一次 CPU 使用率数据,然后通过绘制图表等方式直观地展现系统 CPU 性能的历史变化趋势,为长期的性能优化提供有力依据。

二、内存性能查看

1、free 命令

内存总量及使用情况概览:输入“free -h”命令后,系统会以人类可读的格式(如 GB、MB 等)显示内存的总量、已用内存量、空闲内存量以及缓冲区(buffers)和缓存区(cached)的大小,总内存量减去已用内存量得到的空闲内存量是衡量服务器当前内存资源剩余情况的重要指标,如果空闲内存过低,可能会影响新进程的创建和数据的临时存储,进而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缓冲区与缓存区的作用:缓冲区主要用于存储被修改但尚未写入磁盘的数据,而缓存区则存放经常访问的文件数据以提高读写速度,这两个区域的大小变化也能反映系统内存的使用模式和性能状态,当大量数据从磁盘读取到内存时,缓存区会增大;而当有频繁的文件写入操作时,缓冲区则会相应增加,通过观察它们的变化,我们可以了解系统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内存使用策略和性能表现。

2、vmstat 命令

内存交换行为监测:“vmstat”命令中的“si”和“so”字段分别表示从磁盘交换进内存(swap in)和从内存交换出磁盘(swap out)的数据量,频繁的内存交换操作通常是内存不足的表现,会导致系统性能急剧下降,因为磁盘 I/O 速度远低于内存访问速度,如果发现“si”和“so”的值持续较高,可能需要考虑增加服务器的物理内存或优化内存使用策略,如减少不必要的进程运行或调整应用程序的内存分配参数。

内存页活动分析:“vmstat”还会显示其他与内存相关的指标,如“bi”(从块设备读取的数据量)、“bo”(写入块设备的数据量)等,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内存与磁盘之间的交互情况以及系统整体的存储性能,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内存瓶颈或磁盘 I/O 瓶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

三、磁盘 I/O 性能查看

1、iostat 命令

磁盘读写性能指标展示:执行“iostat -dx”命令后,我们可以看到各个磁盘设备的读写速率(KB/s)、传输次数(tps)等关键性能指标,读写速率反映了磁盘在单位时间内实际传输的数据量,而传输次数则表示磁盘读写操作的频繁程度,如果某个磁盘的读写速率长时间接近其理论最大值,且传输次数也很高,说明该磁盘可能存在性能瓶颈,可能是由于磁盘老化、阵列配置不合理或存在过多的碎片等原因导致。

设备分区详细分析:“iostat”还可以针对特定的设备分区进行分析,帮助我们找出是哪个分区出现了 I/O 问题,这对于服务器上存储了大量数据且分区众多的应用场景非常有用,能够精准定位到需要优化或维护的磁盘分区,避免因单个分区的问题影响整个服务器的性能。

2、df 命令

磁盘空间使用情况查看:输入“df -h”命令后,系统会以表格形式显示各个挂载点的磁盘分区名称、总容量、已用空间、可用空间以及使用率等信息,通过观察每个分区的使用率,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哪些分区即将满容量,提前采取措施进行清理或扩容,如果某个存放日志文件的分区使用率过高,可能会导致新的日志无法写入,影响系统的错误记录和故障排查功能,合理规划磁盘分区并定期监控其使用情况对于维持服务器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四、网络性能查看

1、netstat 命令

网络连接状态统计:“netstat -an”命令可以列出所有当前活动的网络连接,包括 TCP 和 UDP 连接,从中我们可以查看每个连接的状态(如建立、监听、等待等)、源 IP 地址和端口号以及目标 IP 地址和端口号等信息,这对于排查网络连接问题非常有帮助,如果发现大量处于“TIME_WAIT”状态的连接,可能是由于网络拥塞或应用程序未正确关闭连接导致的,需要进一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

网络接口流量监控:“netstat -i”命令则用于监控网络接口的流量情况,它会显示每个网络接口接收和发送的数据包数量、错误数据包数量以及丢包率等信息,通过持续观察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及时发现网络接口是否存在故障或异常流量波动,以便及时调整网络配置或更换故障硬件。

2、iftop 命令

实时网络流量可视化:“iftop”命令提供了一个类似于“top”命令的实时网络流量监控界面,它会动态显示各个网络接口的流量情况,包括上传和下载的带宽使用率、连接的源 IP 地址和目标 IP 地址以及传输的数据量等信息,通过直观的图形界面,我们可以快速发现哪些 IP 地址或网络连接占用了大量的带宽资源,从而采取限流或封禁等措施来保障网络的正常通行和服务器的性能不受影响。

通过熟练掌握以上这些在 Linux 服务器上查看系统性能的命令和方法,我们能够全方位、多层次地对服务器的性能进行监控和评估,这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性能问题,确保服务器的稳定运行和业务的连续性,还能为服务器的优化升级提供科学依据,使我们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 Linux 服务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强大作用。

排行榜
关于我们
「好主机」服务器测评网专注于为用户提供专业、真实的服务器评测与高性价比推荐。我们通过硬核性能测试、稳定性追踪及用户真实评价,帮助企业和个人用户快速找到最适合的服务器解决方案。无论是云服务器、物理服务器还是企业级服务器,好主机都是您值得信赖的选购指南!
快捷菜单1
服务器测评
VPS测评
VPS测评
服务器资讯
服务器资讯
扫码关注
鲁ICP备2022041413号-1